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 | 你现在位置:山东营养卫士食品有限公司 > 新闻资讯 > 公司新闻
马年说”马“
发布日期:2014/2/8  

 


  马年的传说


  传说古时的马有双翅,叫天马。它地上会跑,水中能游,天上能飞,是一种极有威力的动物,后来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马。天马因玉帝宠爱,渐渐骄横起来,时常胡作非为。一日,天马出天宫,直奔东海要硬闯龙宫,守宫门的神龟带领虾兵蟹将一齐阻挡,天马恼羞成怒,飞腿踢死了神龟。此事被告到天宫,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马双翅,压在昆仑山下,300年不许翻身。


  200多年后,人类始姐——人祖,要从昆仑山经过,天宫玉马园的神仙便给天马透了信,并告诉天马如何才能从山下出来。当人祖经过时,天马大喊道:“善良的人祖,快来救我,我愿同您去人世间终生为您效力。”人祖听了,生出同情之心,便依天马所言,砍去了山顶上的桃树,只听一声巨响,天马从昆仑山底一跃而出。


  天马为了答谢人祖救命之恩,同人祖来到人世间,终生终世为人祖效劳。平时耕地拉车、驮物、任劳任怨,在战时,披甲备鞍,征战沙场,同主人出生入死,屡建战功。从此,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。当玉帝准备挑选十二种动物生肖时,马成了人类推选的动物之一。玉帝也因马立功赎罪,有助于人而允许马当上了生肖。


  民间的传说固然是虚构的,但事实上马与人类的关系亲密,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。自从人类告别渔猎时代,进入农耕社会,马就成了人类最先饲养的动物之一。马以它的聪明、勇敢、忠诚耐劳的特征,成为人类可靠的朋友,得力的助手,无论是在农耕、运输、交通等方面,还是在古今中外的血雨腥风的战场上,马都给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。无怪古人将马作为“六畜之首”来评价了。在今天,尽管由于科技发达,机械化程度的提高,马作为人类的助手这一作用削弱,但千百万年来那一幅幅天马行空、老骥伏枥、千金买骨、义马救主的动人图景,那一份祖先遗传下来的恋马之情却永远不会消失。


  马的象征意义


  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,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。


 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、自强不息的进取、向上的民族精神。祖先们认为,龙马就是仁马,它是黄河的精灵,是炎黄子孙的化身,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。它身高八尺五寸,长长的颈项,显得伟岸无比,骨骼生有翅翼,翼的边缘有一圈彩色的鬓毛,引颈长啸,发出动听的和谐的声音。祖先们在世界观里已经把龙马等同于纯阳的乾,它是刚健、明亮、热烈、高昂、升腾、饱满、昌盛、发达的代名词,《易经》中干脆说:“乾为马”,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着君王、父亲、大人、君子、祖考、金玉、敬畏、威严、健康、善良、远大、原始、生生不息……这就是孔夫子在《周易·乾卦》中总结的那句中国人代代流传的最响亮的名言的由来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!”


  马又是能力、圣贤、人才、有作为的象征。古人常常以“千里马”来比拟。千里马是日行千里的优秀骏马。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,常常骑着他巡游天下。八骏的名称:一个叫绝地,足不践土,脚不落地,可以腾空而飞;一个叫翻羽,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;一个叫奔菁,夜行万里;一个叫超影,可以追着太阳飞奔;一个叫逾辉,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,光芒四射;一个叫超光,一个马身十个影子;一个叫腾雾,驾着云雾而飞奔;一个叫挟翼,身上长有翅膀,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。有的古书把“八骏”想象为八种毛色各异的马,分别有很好听的名字:赤骥、盗骊、白义、逾轮、山子、渠黄、骅骝、绿耳。其实,骏马的神奇传说都是在形容贤良的人才,周穆王的八骏其实比喻着他的人才集团,才华卓越,本领非凡,各自用特殊的能力在共同辅助周天子的天下大业。更清楚无误的以马喻示人才的事迹,是著名的“千金买骨”的典故。战国时期,各国的君王竞相争夺招揽人才,以求邦国的稳固长久。燕昭王也不例外,准备以谦恭虚心的姿态和优厚的报酬来招聘优秀人才。燕国有个叫郭隗的臣子,就向昭王讲了一则从前关于千里马的寓言:从前有个君王想花千金求一匹千里马,三年过去了,一直未能如愿。门人便主动请战,表示可以弄到千里良马。国君派他去,三个月内就找到千里马的下落,但是马已经死了。门人拿出五百金买下了马的骨头,回来交差。国君生气地说:“我要的是活马,你怎么花五百金的价钱去买回一堆枯骨?”门人答道 :“是啊,今天我替大王花五百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,那一匹活生生的千里马就不知多昂贵了。天下人由此知道大王这样看重千里马,还愁别的千里马不纷纷而来吗?”紧接着,郭隗说:“今天,大王要是真心求贤招才,那就先重用我郭隗吧。”燕昭王当即重用国槐,果然,天下贤士云集燕京。这则出自《战国策》的故事,向大家展示了求贤若渴的道理。


  马年说“马”字


  “马”,是个象形字。《说文解字》中说马字“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”,确实如此。甲骨文和金文的“马”一目了然,那是一匹侧视的马的图形,头、身、尾、足、鬃俱全,只是金文的“马”格外强调了马的眼睛。秦篆和汉隶的“马”,只剩下飘逸的马鬃和扬起的四蹄。简化后的“马”,笔画大为缩减,由图形到符号逐渐演化而成。


  “马”也是一个部首用字。部首从马的汉字,或与马的品种有关,如“驳”指马毛色不纯,“骊”指纯黑色的马,“驹”指小马,“骥”指千里马;或与驯马及驭马有关,如“驰”指车马疾行,“驷”指同驾一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;或与马科动物有关,如骡、驴,骆驼虽属驼科,但它有马字旁,因其功用与马相近。


  一些含“马”的词语由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别具特点。“马后炮”本是象棋术语,一般用来比喻行动不及时。“马前卒”原指马车前头奔走供使役的人,后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。“马大哈”更有趣,它是由“马虎”、“大意”、“打哈哈”、“开玩笑”简缩而成,指粗心大意的人。“拍马”本是蒙古人相互夸奖对方马匹的常用语,后来有了奉承谄媚之意。


  马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,它可以用来拉车、耕地、乘骑,从古人创造的一些和马有关的字,可以看到马的作用,比如“驾”、“驮”、“骑”等。上古时代,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靠马,所以有“马车”、“马路”、“驿站”。


  除了生活之用,马还是作战工具之一。“马首是瞻”意思是指打仗时看指挥将领的马头所指的方向,后用于比喻乐意追随和服从别人的指挥。作战前将士发誓时,常用到“马革裹尸”一词,用马皮包裹尸体,可见已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决心。“马到成功”最初也是用于作战,意思是战马一到,立即成功。古汉语中,“兵马”二字常常连用,如:招兵买马、兵强马壮、秣马厉兵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、兵荒马乱等,也说明了马与战争的密切关系。


  此外,马还有辨别行径的特殊本能。《韩非子·说林》中有“老马识途”的故事:管仲与隰朋随齐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失道路。管仲说:“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”乃放老马而随之,老马识途,找到了回国的路途。后因以“老马识途”比喻富于经验的人能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