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 | 你现在位置:山东营养卫士食品有限公司 > 新闻资讯 > 公司新闻
经销商如何火中取“利”?
发布日期:2014/2/11  

物美竞标招商第三弹:经销商如何火中取“利”?

  糖烟酒周刊食品版  2014年2月11日星期二10:16:44

物美宣布竞标招商之后,各家媒体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,而焦点则落在了与招商息息相关的经销商身上。不可否认的一点是,物美招商及其牵涉的费用问题,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日渐敏感的零供矛盾。当经销商众口一词地指责物美“重复收费”、“恃强凌弱”时,更多的是在释放长久以来积压的愤懑和无奈。


由于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,经销商并不具备与卖场争夺话语权的资本。此次物美招商试图打破延续十几年的零供合作模式,势必会对经销商的利益产生冲击,甚至导致部分经销商从此退出物美系统,可以说,这将成为物美经销商的一次重新洗牌。那么,经销商对于物美招商持有何种态度?招商事件又对经销商未来的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?


面对“高”门槛,经销商进退两难


从物美招商的相关报道来看,大多数经销商对物美的做法并不买账,有的经销商则直接指明,物美此举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重复收费。


长久以来,经销商和物美的合作大多都是在首次进场时交纳一笔费用,数额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,而一旦迈入门槛,其来年便不再缴纳相关费用,即便商品的销售不理想,也只是多交一些费用而已,不用担心会被淘汰掉供货资格。但是,根据此次招商的规定,昔日的这笔“一次性进场费”将不复存在,无论是首次合作的新商家还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,都要通过竞标的方式与物美签订进场合同。


年关将至,物美超市内迎来新一轮的促销大战


在物美针对棉袜类产品的招商协议上有这样的规定:2014年度的计划净进货额是690万元,其中超额折扣部分,690万元以上为16% ,750万元以上是12%。协议还显示:计划销售的加价率是24%


根据这份协议书计算,以棉袜为例,如果物美以每双10元钱进货,最终售价是12.4元,在年销售690万到750万元之间的情况下,经销商还要向物美返利1.6元。也就是说,12.4元的棉袜,物美净赚4元钱,利润达到了32%。而在食品类别当中,物美的费比可能会更高。


关于进场费的问题,尽管物美方面屡次表示招商涉及的并非进场费,而是促销资源的使用费。但在经销商看来,这只是名义有所不同,事实上自己缴纳的费用并没有减少,而且如果竞标不成,之前一直缴纳的费用很难再要回来,即便竞标成功,所缴纳的费用较现在则会大幅增加。这也成为经销商抵制物美招商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
除此之外,物美的另一个举措——淘汰部分中小供货商,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。据了解,物美此次招商只针对2014年度,也就是说以后每年都将进行招商。不仅如此,物美还将对中标品牌的销售进度进行季度回顾,对达成率低于进度的品牌,将取消本年的经营权,并继续采用招商的形式进行后期品牌的补充。按照这项规定,如果达不到物美的销售要求,即使中标的品牌也可能被淘汰。


站在物美改革的角度,优化产品结构是势在必行,但对于供货厂商而言,则意味着是进一步抬高了合作的门槛,一些规模实力相对较小的厂商将因此失去进入物美的机会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物美经销商内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。有的经销商明确表示将不再与物美继续合作,并拒绝参加物美的招商会,还有的经销商虽然表明合作意向,但表示未来的经营前景并不乐观。相比之下,另一些经销商的意见则更加理性,认为与物美的合作必须要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之上,如果经销商经营的品牌和销量足以支撑物美的费用,或者厂方愿意加大对物美的投入,那么就可以放手一搏,如果这些条件目前都达不到,那么只能选择放弃,为今后的生意早作打算。


终端资源集中,实力厂商能否获益?


实际上,能否与物美继续合作,并非经销商单方面可以决定的事情,在一定意义上,厂家从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。北京经销商孙浩(化名)表示,此次物美采取品类招商的形式,除保留部分一线品牌及特殊类别的产品之外,其余品牌都将按照竞标的数额依次排名,最终选取前几位的品牌进行合作。所以,招商不仅是经销商与经销商的竞争,更是品牌厂家之间的博弈。


为了更好地宣传和销售产品,厂家和经销商在卖场内投入大量促销人员,但也推高了经营成本


孙浩介绍,由于此次物美招商的形势尚不明朗,所以许多厂家并不急于参与竞标,其中就包括自己合作某知名饮料品牌厂家,意图在招商结果公布之后再制定跟进策略。同时,孙浩认为,不是所有人都会持保守、观望的态度,肯定会有经销商或者厂家去迎合物美,尤其是在2006年物美收购北京美廉美超市,占据了北京市场近四成的商超份额后,与之合作的经销商数量也大大增加,其中不乏物美重点合作、扶持的经销商。当然,也可能在招商过程中,物美已经与个别经销商私下达成了协议,借助他们的支持来保证招商的顺利进行。


不管怎样,物美抬高合作门槛之后,实力派厂商的优势无疑会变得更加明显。而据孙浩分析,一些大的生产厂家,包括已经直做物美的厂家,以及与物美长期合作的经销商,参与招商的意愿度会更高,因为在确保达到一定的销量标准之后,他们与物美之间形成了比较好的客情关系,而且能够享受到账期、费用等方面的有利政策。另外,那些在某一品类中具有绝对优势的品牌,例如可口可乐、联合利华等,在超市中是不可或缺的,也是物美必须引入的。相比之下,一些中小品牌和弱势经销商将会被物美舍弃,而多品类经营的经销商则要承担招商费用的压力。


从结果来看,物美招商削减了进场品牌的数量,实现终端销售资源的整合,这也就意味着,招商成功的品牌将获得更多的终端资源,相应的竞争强度也随之下降。物美方面也表示,未来将更加重视单个品牌的销量贡献,提升终端资源单位产出的效率。对此,孙浩表示,站在经销商的角度,借助一线品牌的销量优势可以在物美站稳脚跟,也能够更好地平衡各种费用支出,但考虑到厂方对产品的毛利和价格管控比较严格,所以经销商的操作空间依然不大。相比之下,有潜力的二线品牌在前期对经销商的管控不会特别严格,而且销量有一定的保证,这样的搭配组合对于经销商或许更为有利。


经销商期待零供合作更加“透明”


在对经销商的调查采访中,记者发现,此次物美招商之所以引发众多经销商的抵制,不仅仅在于招商本身,还牵涉出了经销商与物美以往合作过程中的诸多利益纠葛和矛盾,而招商事件恰恰成为了经销商释放压力和不满的导火索。


然而,纵观整个行业现状,零供之间的这种矛盾却是普遍存在的,经销商受制于卖场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,甚至被一些潜规则左右。在这种背景下,经销商期望与卖场的合作能够更加公正、透明。


在物美的终端货架上中小品牌占据了不小的比例


北京金天坛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休闲食品,代理卡夫、雀巢、格力高、箭牌、达能等众多一线品牌。该公司总经理冯志平告诉记者,早在1994年公司就进入了物美系统,直到2013年双方终止了合作,而在此之前却因为费用等种种问题打了8个月的官司。


“以达能和箭牌为例,在最高峰时我们在物美的年销售能够达到3500万元,但是厂家给的毛利只有8%,物美扣除费用和返利之后就仅剩3%了,如果继续经营下去我们势必面临亏损。”冯经理说,2012年年底公司起诉物美,要求其退还此前已经缴纳的条码费和堆头费,而物美却将上述费用定义为“促销服务费”,而且有些费用还不加明细说明。但是,法院认定,既然双方已经在购销合同上签字,就是认可了合作相关条款,尽管五部委曾下发关于整顿卖场乱收费的通知(《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(2006)》《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(2011)》),但只属于行业规范的范畴,并不是法律法规,不能作为证据采纳。最后,在法院的调解下,冯经理只是从物美拿回了一部分的费用。


事实上,冯经理的遭遇也是众多卖场经销商经营现状的一个缩影,面对卖场开出的合作条件,即使明知不合理,经销商却只能被动地接受。对此,北京幸福之光商贸有限公司营销副总孙静波告诉记者,现在几乎所有卖场的费用都在逐年增加,只是有的收在明面上,有的收在暗地里。


“像沃尔玛、家乐福这样的国际卖场在管理上相对规范,收费方面也比较规矩,不会乱扣经销商的费用,即便扣也一定会落实在纸面上,在经销商提交费单后再执行。相比之下,国内的一些卖场则假借各种理由恶意克扣经销商的费用。比如,某卖场采购本月是100万元的任务,结果只达成了80万元,怎么办?这个品牌多扣10万元,那个品牌多扣10万元,任务就完成了。经销商发现之后找采购理论,采购就承诺抵扣下个月的促销费用,但如果下个月采购换了,那么经销商就只能认亏了。”孙经理表示,目前这种现象非常普遍,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,经销商只能尽量维护好与采购的客情关系。


另外,据孙经理介绍,不同的卖场系统的费用形式也不尽相同,大体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“大返点+新品促销费”,以家乐福为例,要求返点是18.5%,以票折的形式扣除,同时规定全年的新品促销费用不低于10万元,具体事项如堆头、海报等由经销商提报,与卖场方面安排执行。还有一种是“返点+合同费”,返点相对较低,但合同费很高,而且名目繁多,包括节庆费、店庆费等等,假如按照返点2.5%、合同费20万元计算,经销商一年销售200万元,那么返点和合同费合计就是12.5%,但如果只卖了100万元,那么上述费用就占到22.5%,这无疑会增加经销商的经营风险。


孙经理还结合自己公司的情况算了一笔账。“现在公司的经营产品的平均毛利在30%到35%之间,再将调价、促销等因素考虑在内的话,全年的综合毛利很难达到30个点。假如毛利是28个点,卖场的费用合计为22.5个点,而仓储费用起码3.5个点,人员工资要2个点,这样算下来,公司已经无利可图,更不要谈客情维护、超市货补等额外的费用了。”孙经理认为,如果经销商扣除卖场费用后没有10%的毛利,那么这个生意将难以盈利,而在产品毛利相对固定的情况下,经销商只能通过提高销量的方式来降低卖场费用的占比,当然,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卖场收费透明化的基础上。